close

2020.07.18瑞芳大小粗坑看山、看海、尋遺跡

「大粗坑」由福建人蔡姓於乾隆晚年開闢,因河川多石礫,而且顆粒甚大,因而得名;另一聚落,亦因河川多石礫,但相對於大粗坑而言石礫較小,因此得名「小粗坑」。相傳於光緒16年(1890),台灣巡撫劉銘傳建造基隆到台北的鐵路,鐵路工人在七堵橋下之基隆河發現砂金,開始淘金熱潮,每日淘洗者約數千人,足見當年沿河淘金的盛況。光緒19年(1893),曾去美國從事金礦開採的潮州人李家,溯基隆河往上探尋金礦,到達猴硐,再溯大、小粗坑溪而上,在九份的小金瓜發現露天的礦脈,次年(1894年),又發現大金瓜的露天礦脈,從此開啟了金九地區的黃金歲月。

從大粗坑古道的天梯望向大粗坑,看到僅存二層洋房和大山分校遺址外,其餘的建物大多淹沒在荒煙漫草之中。大粗坑鼎盛時期有300多戶,有「小美國」之稱,當時金子大出時,居民到九份消費,據說酒家女見到大粗坑人上門,便喊「阿督仔」(外國人)來了。「小美國」、「阿督仔」的稱號指大粗坑人很有錢。參考資料: 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:消失的百年礦村-大粗坑人的集體記憶

大粗坑古道

小粗坑聚落的石屋現在雖然也是斷垣殘壁,但房子的架構大致還看得出,有門有窗,庭院還有石桌椅,學校、住家及採金遺跡等您來探詢。

小粗坑古道

保線路由小金瓜露頭接小粗坑古道,沿途視野佳,遠眺基隆嶼、深澳岬角。

保線路

大粗坑聚落遺址地圖,資料來源: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(1184)[新北市瑞芳].大粗坑聚落遺址.郭家古厝。跟著Tony的腳步,尋找大粗坑郭家、吳念真導演家遺跡。

map1184.jpg

 

大粗坑古道、小粗坑古道地圖,資料來源:OpenStreetMap  搜尋:大粗坑古道 (瑞芳區 弓橋里)

瑞芳大小粗坑古道地圖

引用團員的軌跡圖。

瑞芳大、小粗坑山O型縱走

行程:弓橋社區→大粗坑古道→大山分校→天梯→瑞雙公路(102公路)→小金瓜露頭→保線路→小粗坑古道→山神廟→小粗坑聚落→弓橋社區,約4.5小時(含拍照、休息、吃午餐)
參加人員:大自然響宴約24人
天氣:晴
交通:開車  

08:30弓橋社區出發,有停車場,旁邊有廁所可以先參觀。弓橋里有808公車往瑞芳火車站或侯硐火車站,約1小時1班車;猴硐國小的前一站粗坑口站則是往小粗坑古道登山口。

大粗坑古道

依指標左轉大粗坑古道及金字碑古道。

大粗坑古道

廢棄的猴硐國小對面,登仙橋到此一遊照,快樂似神仙。

大粗坑古道

踏馬路,無風無樹蔭,走起來悶熱。

大粗坑古道

叉路,取左轉往大粗坑古道;直走過橋往金字碑古道,不取。金字碑古道(滿滿的階梯)到不厭亭這也是值得一遊的路線。

大粗坑古道

太熱了,中途有樹蔭下先休息。

09:30左邊是大粗坑古道登山口;直走往過橋後可往昇福坑,台灣最後廢棄的金礦坑。

大粗坑古道

大粗坑觀光步道石碑合影。

大粗坑古道

大粗坑是吳念真導演的家鄉,《多桑》是吳念真自己編劇、導演的電影,多桑描述的正是他的父親,以寫實的家庭日常生活片段,紀錄礦工的人生百態,多桑守候著漸漸沒落的礦坑和人陸續遷移的空村,就像多桑漸漸地衰老、消沉 。吳念真(2010)在『魔幻記憶』中:「那條山路是村子對外唯一的孔道,一頭往九份,一頭往猴硐。往九份是購物、看病、看電影的路,因為一半上坡、一半下坡所以去回的腳程都差不多,大約四十分鐘;往猴硐則是上學以及搭火車去遠方的路,去程下坡,回程上坡,所以去與回的時間有差,下坡四十分鐘的路,爬坡回來大概要花上一個多小時。這樣的路,從小學四年級開始,得從故鄉的分校轉到猴硐的母校上課之後,每天來回一趟,一直走到找初中畢業一共走了六年。」

大粗坑古道現在都鋪上花崗石。

大粗坑古道

緩升的階梯。

大粗坑古道

雖然有樹蔭,但沒有風吹,走起來熱,又是上升的階梯,更覺得累。

大粗坑古道

平坦的路、腳稍微放鬆。

大粗坑古道

緩升的階梯。

大粗坑古道

大粗坑古道雖沿著大粗坑溪,但大粗坑溪無水,沒有走在溪邊清涼的感覺。

大粗坑古道

此處日照較弱些,藤類較多。

大粗坑古道

廢棄的紅磚屋,被樹木、藤蔓淹沒。

大粗坑古道

斷垣殘壁被樹根纏繞,幾乎已經看不到原來的建物。

大粗坑古道

09:50大德宮,為目前大粗坑僅存較完整的石屋。

大粗坑古道

猴硐國小大山分校(大粗坑分班)。

大粗坑古道

大粗坑為劉明(劉傳明)發跡之處,劉明於1928年日本留學畢業返臺,透過其兄長的協助,向基隆顏家承租大粗坑金礦,創立公司取名為「振山實業社」,並應用所學知識,將廢棄礦砂中再施作熔金、鍊金,因精煉冶金而致富。劉明重視教育,把廟埕附近的地方開闢作為使猴硐國小的分部,差不多有十間教室,請老師來山上教,一年級到三年級都在那裡讀,出名的作家吳念真就曾在那裡就讀過。四年級之後,孩子們年紀比較大,身體也比較強壯,才讓他們走路去猴硐的小學讀書。

叉路,取左轉繼續走花崗岩的大粗坑古道。

大粗坑古道

一轉彎即看到二層樓洋房,此幢二層樓建築由賴守桂所建,經營菸酒雜貨店,兼營砂金買賣,顯赫時被公認為當地首富。興建時,據說整整花掉一百兩金子,從門板、木樓梯、樓上地板,全係珍貴的檜木打造。憑它堅固的外表,在此交通不便的荒山野外平地矗立起來,十足令人驚奇。

大粗坑古道

在附近樹蔭下休息,望著洋樓,遙想當時盛況。

10:05天梯,直直向上通往馬路。

大粗坑古道

今天有日暈。

大粗坑古道

從天梯回望大粗坑聚落,看到僅存二層樓洋房及猴硐國小大山分校。

大粗坑古道

在山谷中的大粗坑聚落。

大粗坑古道

產業道路休息。

大粗坑古道

 

10:30開始踏馬路,道路無遮蔭。

大粗坑古道

沿途可遠望群山。

大粗坑古道

藍天白雲,層層山巒,風景優,就是走馬路熱了些。

大粗坑古道

10:40瑞雙公路(102公路),大粗坑觀光步道石碑。取左轉往小金瓜露頭;右轉則可到不厭亭。

大粗坑古道

叉路,取左轉往小金瓜露頭。

大粗坑古道

轉彎處視野豁然開朗,山巒間可望見大海,遠眺基隆嶼。

大粗坑古道

過柵欄,小金瓜露頭就在前方。

小金瓜露頭

叉路,依指標右轉往小金瓜露頭。小金瓜露頭遠觀像河馬。

小金瓜露頭

 

叉路,取左邊往小金瓜露頭;右邊往九份敦賢國中,是以前大粗坑往九份的道路,那時候大人會帶小孩去看電影,通常大人會把孩子丟在戲院看電影,然後自己跑去喝酒,喝完了酒回到戲院來接小孩,叫孩子告訴他電影演什麼,回到家萬一太太問起才講得出劇情,證明是去看電影,不是在外面胡來。

小金瓜露頭

遠眺無耳茶壺山,這個角度看有像茶壺。

小金瓜露頭

附近都是芒草,秋高氣爽,太陽沒這麼大,芒草盛開時來,想必又是另一種美景。

小金瓜露頭

基隆山,覺得像是一隻趴著的恐龍。

小金瓜露頭

更高一點了,看到勸濟堂。

小金瓜露頭

11:00接碎石路,取右轉保線路(通高壓電塔)往小粗坑古道;左轉回瑞雙公路,不取。

保線路

僅一人能行走的小徑,路跡算是明顯。

保線路

路徑為一直緩下的泥土路,兩旁都是芒草。

保線路

高壓電塔。

保線路

遠眺基隆嶼、深澳岬角、潮境公園。

保線路

愈往下愈接近海,愈清楚看見深澳岬角、深澳漁港,兩個白白圓筒是中油儲油槽。

保線路

繼續緩下,一直伴隨著海景。前幾天下雨,路小滑,小心走。

保線路

轉入樹林了。

保線路

11:25接小粗坑古道,左轉往小粗坑聚落;直走往九份。肚子餓了,先到前方樹下空地吃午餐。

小粗坑古道

11:50出發往小粗坑聚落,前方高點左邊有小路往小粗坑山(此次沒走)。

小粗坑古道

小粗坑古道也是一頭往九份,一頭往猴硐,九份端出口為頌德公園,頌德公園因歌頌台陽礦物事務所創辦人顏雲年(臺灣五大家族之一的「基隆顏家」)功德碑而得名。小粗坑為顏雲年發跡之處,1895馬關條約,台灣割讓給日本,金礦由日本接管,瑞芳礦區(九份)由藤田傳三郎(藤田組)取得礦權,藤田組有感於小粗坑礦區管理不易,將聚集抗日志士的小粗坑承租給懂得日語的巡查補顏雲年,至1914藤田組因經營困難,將所有瑞芳礦權全部組給顏雲年。承包礦脈者可組公司向顏雲年(臺陽礦業株式會社)申請為二老闆,底下再分租予其他承包小礦主,這些小礦主為實際生產者,形成此謂的「三級包租制」。

小粗坑古道,從九份到山神廟是泥土路,山神廟到小粗坑聚落中段是石階、駁坎,不同於大粗坑的艷陽,小粗坑日照顯得較少,走起來較舒適,山壁滿是苔蘚類植物。

小粗坑古道

小粗坑古道

地上有台灣黑熊、白色箭頭指標。

小粗坑古道

緩下木頭階梯。

小粗坑古道

12:05山神廟。「山貯黃金歸大德,神留至寶濟群黎」,山神廟是礦工的重要信仰,希望山神保佑平安、挖到黃金。

小粗坑古道

開始石階梯。

小粗坑古道

12:15小粗坑聚落,順著石階往下走,兩旁都有石屋殘留的斷垣殘壁,想像以前都是一棟棟民宅,時空交錯,彷彿走入以前的黃金歲月。

小粗坑古道

左方有小路通往大粗坑。

小粗坑古道

前方叉路,右轉往侯硐國小小山分校(小粗坑分班)、粗坑口山、眺望台。等您仔細尋找校門、教室等學校遺跡。

小粗坑古道

部分石屋保留完整有門有窗,以前屋頂為「油毛氈」,由木質架,釘上木板,鋪上兩層油毛氈,再塗上厚厚的柏油,形成了特殊的黑屋頂,需要每年保養。

叉路左側,房子的架構大致還看得出,庭院還有石桌椅。

小粗坑古道

古樸石階梯繼續向下。

小粗坑古道
以前礦工們就是走這些階梯向上,前往挖金礦;礦坑關閉後,走這些階梯向下,另謀生路;如今只留下長長的石階,供旅人發思古之幽情,繁華落盡轉眼成空。

小粗坑古道

雖然石階上有綠色青苔,但上面都有打防滑的洞,走起來並不滑。

小粗坑古道

大片駁坎。

小粗坑古道

迎賓的扇形石階與駁坎,歡迎來到小粗坑聚落。

小粗坑古道

小粗坑溪今日水量不多。

小粗坑古道

大平台是水車間(搗礦廠)。

小粗坑古道

平台由大岩石塊推起,堅固耐用,地基完整保留。

小粗坑古道

小叉路,先依指標左轉往福德宮,在回來繼續下山。
小粗坑古道

12:45福德宮,屋簷前及題字都是金色的,顯示著當時的繁華。

小粗坑古道

回古道繼續下山,過2個橋就到登山口了。

小粗坑古道

小粗坑古道

小粗坑古道

13:00粗坑口,左轉往弓橋里停車場。附近是808公車粗坑口站。

小粗坑古道

13:07回弓橋社區,結束今天行程。

 

arrow
arrow

    KO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