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苦茶富大甲進香團第3天
2015/4/20天氣晴
每天繞境都有目標,朝著目標前進,一一走過,目的地就越來越近。
第3天目標:
1.土庫順天宮早餐
2.土庫圓環倰轎底(繞境的重點之一)
3.元長鄉吃花生
4.一路慢走看農村景色、吃吃喝喝
5.崙子橋
6.新港代天宮午餐
7.新港國小午休
8.新港奉天宮晚餐
第3天途經雲林縣虎尾鎮、土庫鎮、元長鄉、嘉義新港鄉。
03:40虎尾天后宮出發。
虎尾鎮上很安靜。
05:10加油站休息後出發,天微亮。第三天了,大家應該比較習慣從凌晨摸黑走到清晨。
05:20歡迎光臨土庫鎮。
05:40接近土庫順天宮,熱心的信眾分送紅龜粿。
05:45土庫順天宮
早餐:被秒殺的豆腐乳
06:10吃飽出發
好吃的雙糕潤
06:20土庫圓環
在圓環附近休息等待大甲媽來要倰轎底,先附近逛逛。
土庫自行車道。
土庫自行車道旁整片綠油油的稻田。
鞭炮先擺好,等神轎來將一片煙火。
08:15繡旗隊到土庫圓環
繡旗隊是個非固定成員的組織,由300多位自願為媽祖服務的人員所組成,除了隊伍前方的四方形彩牌及龍鳳旗為男性負責外,其餘人員限女性香客。
08:20排隊等倰轎底。
土庫到元長這段路,每一村落都有人在排隊倰轎底,排隊的人也不會太長,適合倰轎底。
08:50大甲媽到圓環
神轎還沒來時要等等等,跟神轎時要跑跑跑。
走到第3天大部分的人都腳痛、不舒服,但一跟在神轎後面,精神一振,都健步如飛。
沿路都是鞭炮。
濃煙密布,記得戴口罩。
09:25元長鄉
長串鞭炮等著神轎。
09:45黃牛
09:55元長鄉義天宮,主祀關聖帝君。
一路上吃不少玉米,看到糯米玉米還是又拿了一根。
路旁古厝,稍做休息,吃著剛剛拿到的糧食。
10:20瓦磘社區
小朋友夾道熱情迎接。
10:30元長鄉穎川堂
主人熱心準備的點心水果、好吃的花生。
後院的花
屋內的書畫
吃飽喝足後的大合照
11:30神轎過後,跟著出發。
一路走來都是一望無際的稻田。
很多戴紫色帽子的是一日體驗營,這段路跟著大甲媽走入農村,感受繞境氣氛,也能觀賞一望無際的稻田,享受田園風光,更不可或缺的是能整路吃吃喝喝,很適合體驗營,只是人太多,拿東西要排隊。
現作麻糬就是好吃。
現剖椰子,清涼止渴。
12:15元長鄉隆玄宮,主祀玄天上帝。
中午熱斃了,喝個清涼消暑的仙草茶。
吊車掛著長串鞭炮。
12:45崙子橋,雲林、嘉義交界,過橋就是嘉義新港。
橋上擠滿了人,人山人海,僅留一條通道讓人車通過,嘉義縣長跟議員在橋上迎接香客,後面的樂隊演奏著進行曲,我們像是閱兵典禮中抬頭挺胸大步行進的隊伍。
徒步從大甲走到新港,實在不簡單,需要一份堅持,是該昂首闊步向前行。
12:55龍貓村
13:00新港代天宮,主祀神明池府王爺,池王爺名夢彪,生於隋唐,陳留人,唐高祖武德元年(618)職司太守,在任時,非常親民愛民,昇化後,玉皇大帝感其愛民救民的精神,敕封「代天巡狩」。
午餐:麵羹、豆干、醃蘿蔔。
飯後點心:木耳蓮子湯。
145甲一路風景優美。
接近新港奉天宮,媽祖造型的門。
歡迎大甲鎮瀾宮天上聖母遶境進香。
14:20新港國小,休息了。但很多教室都被預訂不能進,搭帳篷的又暫了大位置,能睡的地方不多,只能找邊邊角角睡。
禮堂裡有熱水澡洗,旁邊也有盥洗車。
安頓好到新港奉天宮下馬。
北港VS新港(資料來源:大甲媽祖進香過程研究◎林茂賢)
大甲進香本來是去北港朝天宮,當時各媒體大肆報導大甲媽祖前往北港「謁祖進香」的訊息,而且經常以大甲媽祖「回娘家」作為標題,「鎮瀾宮基於過去大甲媽祖進香常被說成『回娘家』、『謁祖』,甚至被誤認為北港朝天宮分靈的。」因此決議將「北港進香」改為「繞境進香」,並將「割火」改名為「添火」儀式。鎮瀾宮行文北港朝天宮要求「三日內公開聲明大甲媽祖不是從朝天宮分靈的,否則戊辰年(西元 1988 年)進香活動取消北港行程。」而北港朝天宮則回覆:大甲媽祖是否由北港分靈「應就歷史依據由學者考據定論」,因此「不宜再由本宮有所聲明或澄清」。加上嘉義新港奉天宮介入表明歡迎大甲媽祖到新港繞境進香,最後鎮瀾宮決定取消北港進香改往新港繞境進香。又「鎮瀾宮七十六年十一月組團到福建省湄洲祖廟進香,迎回一尊祖廟媽祖,因此醞釀已久,擬更改每年往北港進香名稱的念頭,今年(按:西元 1988 年)付諸行動。」鎮瀾宮組團前往湄洲朝天閣迎回祖廟媽祖,提昇本身地位,因此將醞釀已久的改名想法付諸行動,其關鍵在於祖廟媽祖坐鎮在本廟自無再去北港進香之必要。
所謂「進香」是指信徒迎請神明前往外地廟宇作拜會、聯誼活動,雙方是對等關係,進香活動不祇是神與神之間的聯誼,更重要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,藉由進香活動強化彼此關係,鞏固雙方情誼。
「割火」或「割香」一般是指分靈之廟宇,每年在神明誕辰前夕回到祖廟謁祖,或前往供奉同一主神而歷史悠久、香火旺盛的廟宇祈求香火,分靈廟或小廟將香爐中香灰倒入祖廟(大廟)香爐並將焚化疏文於祖廟香爐中,再舀起一部分放置在「香擔」中,帶回自己的廟裡「合爐」。割火儀式有更新神力、強化靈性、分享靈氣的作用。
「遶境」則代表神明每年定期巡視轄區,以驅逐邪煞、安定人心。
第3天時間充裕,回到新港國小逛逛校園,曬曬衣服,處理水泡後,睡午覺。
18:10晚餐,香客大樓旁的麵線,加上超開味的醬汁和梅子,簡單實惠。
飯後點心:奉天宮旁市場的紅豆湯
晚餐後,逛逛市區看陣頭,但大甲媽還沒到。
回新港國小休息,雖然一直聽到奉天宮的廣播和鞭炮聲,但不久之後還是睡著。
晚上7、8點睡覺,明早3點起來佔位置,真的是早睡早起的老人家生活。相對於前2天的晚睡早起,真的幸福多了!
第三天共走了30km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