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.04.21大溪金面山、十三分山賞桐
參加人員:大自然響宴約24人
天氣:晴
4月底北部桐花開始盛開,桃園大溪金面山桐花也盛開,但她的登山步道路徑原始,有岩石、溪谷,峭壁拉繩,步道潮濕路滑,不好走,屬於登山客賞桐路線。
行程:金面山第三登山口->賞桐祕境->金面山第一登山口->十三分山->永健二亭->金面山第一登山口->金面山第三登山口
往十三分山步道由溪邊岩石和泥土路混合,山路濕滑,陡升路段上升坡度達80度,慢走全程約7小時,本來的貴婦團升級為霹靂嬌娃團,本來訂的午餐變晚餐。
金面山第三登山口桐花雪地,美美美。
原來想像的金面山登山步道O型路線,從第三登山出發,如下圖綠色線,今天實際走的路線如下圖藍色線,爬十三分山。
(地圖引用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(0367)大溪.金面山古道,紅字路線為此次新增)
09:00金面山第三登山口,阮家土雞城出發。
09:20竹林叉路,右轉往金面山步道,但無明顯指標,大家都被前方的油桐花吸引往前走,自此與金面山無緣。
祕境行程請看 2018.04.21大溪金面山祕境賞桐
(續祕境行程金山路休息)
10:15由金山路往上走,即可看到金面山第二登山口指標, 取右邊往第二登山口前進。
第二登山口民宅後方路跡不明顯,且又無指標,決定往回走到第一登山口。
走金山路往山下走,過綠色小橋。
10:30第一登山口再出發。
步道為泥土路稍微潮濕,路旁蕨類生長茂盛。
步道上佈滿石頭,石上青苔會滑,行走時避免踏在石頭上。
筆筒樹處處可見。
步道上也有桐花片片,雖已看過滿地的桐花,飄落於岩石青苔上的桐花,另有一番風情。
10:45叉路,依地圖路線轉左應可通第二登山口。因無指標,繼續直行。
走完全程,才發覺此路段皆無明顯指標,遇叉路要注意看,才不會錯過。
佈滿細藤的樹幹。
竹林,路邊有一些剛冒出的筍。
步道都是原始樹林,地上是姑婆芋和蕨類,頭上是看不見太陽的樹叢。
11:05叉路,左轉為較平緩的路徑,接金面山;直走為陡升的路徑,接十三分山。
因叉路無明顯指標,沒特別注意就直走,錯過直接往金面山的路。路旁的樹有小指標,標示往十三分山。
過叉路開始沿著溪邊的陡升路段,路面濕滑,坡度又大,小心行走,前進速度變慢。
繼續上坡。
小段平緩山路,小小喘息。
繼續上坡。
無固定踏點,手腳並用的上坡。
高高的筆筒樹。
林中也有些較高大的樹,粗粗的樹藤。
沿著山脊爬坡前進。
還是上坡。
穿梭於樹林。
爬累了,欣賞路旁的月桃花。
不只手腳並用,膝蓋也用上。
拉繩完就到山頂。
12:10從叉路開始爬了1小時的陡升路段終於到十三分山,拍照、休息時間。
走完此段路,全團爬山經驗值飆升。登山口到山頂路長約2公里,叉路到到十三分山約500公尺,爬升200公尺。
休息後,取左轉往金面山前進。另一邊往白石山,不取。
續走也是由岩石和泥土組成的山路。
開始下坡路,往下個山前進。
被劈開得石頭?
竹林。
樹林中緩緩下坡的路。
竹林園,正是筍子的產季。
13:00空地休息。
可看到山上點點桐花開,只是中午有些霧茫茫,視線不佳。
也是竹林。
樹根盤繞。
大板根。
13:20行走於稜線上,突出的岩石矗立於路中。
岩石斜坡。
無泥土,走在樹根盤結的岩石上。
步道狹小只容下單腳站立。
繼續手腳並用。
13:30陡降拉繩。
稍做爬升。
13:50叉路,取左轉往金面山;另一邊指標不清楚,往五寮尖、龍山巖。
繼續穿梭於樹林。
蕨類更茂盛。
圈套?
隨處可見月桃花。
14:05叉路,右轉往金面山;左轉往山下走。
因為往金面山走至第三登山口路程較長,且大家只吃簡單點心,未吃午餐,決定左轉往下走。
開始緩下坡。
雖是緩下坡,但路面潮濕會打滑,仍要小心。
蕨類大本營。
潮濕的泥土路。
不只手腳並用,有時重心不穩,屁股著地,所以屁股也用上了。
此段路更是潮濕,有水走過痕跡,下大雨時,應該會變成水道。
一整排山蘇。
14:45茄苳老樹,「永健二亭」。
此段路沿著溪谷前進,濕氣重,蕨類成群。
筆筒樹變山蘇樹。
被細藤纏繞的筆筒樹,園藝的蛇木柱就是這樣來的。
溪裡只有小段有看到水,大部分都是乾乾的河床。
人被植物包圍。
15:15叉路,右轉過溪往下會到第二登山口,因為沒走過不確定,所以還是直走往第一登山口走。
15:25十三分山與第一登山口叉路,右轉往下走到第一登山口。
倒木
長滿蕨類、植物,藤類纏繞的山壁。
再遇地上片片桐花,第一登山口快到了。
漂浮的桐花。
桐花與螢火蟲。
接近出口,金面山桐花掰掰。
16:05到達第一登山口。
走了7小時,終於到了第一登山口,再回第三登山口。
此次全程約8公里,高度落差400公尺,霹靂嬌娃團順利走完。